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30章 士冠礼(上)(2 / 3)

方面,需要提前准备的仪式和服饰、礼器也在陆续筹备妥当。赵无恤提前三日回到了下宫,每日沐浴斋戒,以示虔诚庄敬。

&esp;&esp;冬至日鸡鸣刚过,在简单朴素的朝食过后,一身红衣的季嬴便长摆坠地,走入居室中,亲自为坐在大铜鉴前的赵无恤梳发,佩玉,更衣。

&esp;&esp;这本来是举冠者的母亲当做的事情,若是母亲已丧,则由姑姊代劳。

&esp;&esp;“你的发质差了许多,平日还是不肯用膏油保养么?”

&esp;&esp;少女纤细如葱的手指,拿着玉梳顺着赵无恤乌黑的头发滑下,一缕一缕梳理整齐。她发现相比一年前,无恤的发质有些枯萎,这是上次成乡血战,烟火燎烧的缘故,而且他脖颈上还多了一圈披甲时留下的茧。

&esp;&esp;季嬴不由得埋怨道:“作为卿族君子,指使手下人在前即可,你何必亲冒矢石?剑戈无眼,若是受了伤,那该如何是好?”

&esp;&esp;赵无恤恍然觉得,季嬴今天比往常更加,话多?

&esp;&esp;他故作轻松地一笑:“无恤定当牢记……”

&esp;&esp;季嬴手上动作很快,口中却依旧喋喋不休地说着话,仿佛是在驱散心里的某种情绪:“对了,我听有位年过九旬老寺人说,今日无恤君子的冠礼,和你的曾祖父文子时一般热闹,可是赵氏几十年未见的盛会。”

&esp;&esp;我的曾祖父?这话说的奇怪,不也是你的曾祖父么?赵无恤任由她述说,只是默默听着。

&esp;&esp;季嬴开始如数家珍地报出今日到来的宾客姓名:“国君派太史墨观礼。声称要将此事记录于史简;范、知、韩、魏四卿家主亲至,宋国大司城乐伯在场。赵氏小宗也无一不至,而其余张、乐、籍等大夫都有前来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吉时已到。请君子更衣,随下臣前往家庙!”就在此时,却传来了赵氏的礼官悠扬的声音。

&esp;&esp;季嬴持着玉梳的手顿时停了下来,咬着嘴唇,话头一下子停了下来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
&esp;&esp;赵无恤看着铜鉴中,已经被梳理整齐的发鬟,觉得自己滑稽无比,他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。随即缓缓起身。

&esp;&esp;他也有话想单独对季嬴说,但如今周围都有侍女和有司盯着,而且头上这个搞怪的发鬟,无恤觉得自己肯定二得不行,画风被映衬得有些不对劲……

&esp;&esp;“好了,阿姊,今日应该高兴才对,待到冠礼之后,我。还有重要的话要对你说……”

&esp;&esp;赵无恤轻轻捏了一下季嬴的手,留下了这句嘱咐后,便张开了双臂,任由侍女们趋行上前。为他穿上行冠专用,单薄而朴素的采衣。

&esp;&esp;随后,他在有司的引领下。离开了偏殿,前往今天冠礼举行的地点。赵氏家庙。

&esp;&esp;家庙,就是宗族后代为祖先立的庙。为亡魂建立的寄居所,岁初岁末和各种节庆祭祀祖先,并举行一些仪式的场所。

&esp;&esp;无恤蹬戎车,邮无正御,一路上他高昂着头,坦然面对沿途目光。赵氏的黑衣侍卫三步一岗,五步一哨,目逆无恤,国人们则挤在必经之路两旁踮着脚围观。

&esp;&esp;到达家庙的建筑群百步以外后,赵无恤需要“伏轼下舆”,一路走过去。

&esp;&esp;走向他的成年礼,还有属于他的时代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到达宗庙外时,只见受邀的宾客已经到来,全都身着黑色的衣裳,地位高的卿坐在榻上,地位低的士大夫站于两侧,数十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无恤的身上,观察这位年轻的将冠者。

&esp;&esp;赵无恤深吸了一口气后,步步足尖踏实地,趋行而走。今天的礼节,他已经跟着礼官演练过无数次,力求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。

&esp;&esp;与周人普遍的“左祖右社”不同,赵氏家庙位于下宫城垣内偏东位置,对着祖先逐日而来的海岱,对着太阳从扶桑木初升的方向。

&esp;&esp;按照周礼,天子七庙,诸侯五庙,卿大夫三庙。

&esp;&esp;赵氏也是三庙的规格,分别为赵鞅曾祖赵庄子的考庙,祖父赵文子的王考庙,父赵景子的皇考庙,按照一昭一穆的次序排列。

&esp;&esp;无恤要进的,自然是供奉赵景子的皇考庙,又称祢庙。

&esp;&esp;殿前巨大的石铺平台显示出宗庙庄严肃穆的气氛,加冠专用的堂在庙外已经立好,整套的编钟陈列于此。编钟上铸夔龙夔凤纹,钮作两只带角张翅的飞虎,衔梁对峙。盲眼乐师高一身礼服,带着乐师们早已就位,被告知将冠者已至后,便敲起了钟乐伴奏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