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腾不了多大的风浪。
&esp;&esp;说实话,王宁安有点厌倦了京城的争斗,他更想回到平县,和辽国较量一番,都有点迫不及待了。
&esp;&esp;过去是各种条件不具备,现在人马,钱财都有了,还是有了大氏这张虎皮,另外从赵祯,到贾昌朝,再到范仲淹,皇帝,政事堂,士林……从上到下,稳固的靠山,正好放手施为。
&esp;&esp;而且王宁安记得,也就一两年的功夫,耶律宗真就要死了。
&esp;&esp;游牧民族新旧交替从来没有太平过,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的较量近在眼前,上次去辽国,已经布下了那么多的棋子,终于到了发动的时候。
&esp;&esp;王宁安是执意要去,非常坚持。
&esp;&esp;赵祯沉吟许久,又是辽国,又是渤海国,那么复杂的事情,也只有王宁安能处置,换成别人,还真不行。
&esp;&esp;“既然如此,朕就不留王卿了。”
&esp;&esp;赵祯十分感慨,“六艺提倡知行合一,甚合朕心,嘴里说着报国济世,遇到了事情,却胸无一策。这样的人就是腐儒,就是无用之徒!日后的读书人,要引以为戒,要有真才实学,不要把功夫都放在一张嘴上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赵祯还说了很多,可是程颢和程颐都不知道了,他们脑袋一片空白,只剩下两个字:完了!
&esp;&esp;他们苦心讲学,好容易打出了名气,要在京城大展拳脚。
&esp;&esp;结果居然是这样!
&esp;&esp;被皇帝否定的学问,有谁还会在乎!
&esp;&esp;从天堂到地狱,原来只是一线之隔!
&esp;&esp;二程几乎绝望了,莫非他们就彻底完蛋了?从此就要一生羞耻,成为六艺学堂的垫脚石?
&esp;&esp;不甘心啊!!!
&esp;&esp;程颐虽然年纪小点,但是很有些急智,他猛地双膝跪地,痛哭流涕:“启奏陛下,臣等之前并不知道长生岛之事,也不清楚辽国情况,妄献奏表,臣等惶恐,自知罪孽深重,臣等愿意将功折罪,辅佐大氏,恢复渤海国!”
&esp;&esp;程颢也反应过来,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了,“陛下,臣等绝非只会摇唇鼓舌之人,别的没有,骨头倒是有几根!势必和辽寇周旋到底!”
&esp;&esp;这俩兄弟突然转变态度,赵祯也是一愣。
&esp;&esp;他到底是仁慈的皇帝,更何况二程知错能改,不辞劳苦,赵祯的心也软下来。
&esp;&esp;“罢了,既然二位卿家愿意,朕就加封你们为渤海国左右丞,好生辅佐大氏,如果有渤海国重兴的一天,朕自会重赏你们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一场争斗终于落幕了,满天的阴云,突然降下暴雨,狂暴的雨水刷洗着尘垢,路边的树木洗去了尘土,焕发着新的生机。
&esp;&esp;雨后的大宋,也不一样了。
&esp;&esp;赵祯终于走出了关键的一步,扶持渤海国,转守为攻!
&esp;&esp;大宋不再做受气包了!
&esp;&esp;范仲淹和晏殊虽然没有参加最后的御前会议,但是他们消息灵通,知道得清清楚楚。
&esp;&esp;“二郎在这个时候,主动去沧州,担负重任,真是不容易啊!”晏殊感叹道:“老夫还以为他会乘胜追击,把韩琦,还有我那个女婿都掀翻了呢!”
&esp;&esp;范仲淹摇了摇头,“二郎的心中,还是以国事为重,眼下最大的国事就是燕云!他怎么能错过?再说了,韩琦和富弼声势大减,威信扫地。陛下又不信任,还有咱们盯着,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!”
&esp;&esp;晏殊捻着胡须,开怀道:“这么说,咱们两个老家伙还要多撑些日子!”
&esp;&esp;“敢情!咱们不撑着,孩子们怎么放心去前方折腾啊!”
&esp;&esp;范仲淹眺望着外面,操场上聚集了不少学生,大家情绪激昂。
&esp;&esp;苏轼真正登高鼓动,“大氏忠勇,你们都看在眼里,燕云的重要,也不需要我多说!王先生要帮着大氏复国,咱们六艺的学生,学的是知行合一,我们和那些腐儒不一样,大家有胆子没有?”
&esp;&esp;“有!有!!有!!!”
&esp;&esp;大家伙扯着嗓子大喊,纷纷报名。
&esp;&esp;当然,不能每个人都去,必须完成学业,且胸有韬略,还懂得弓马骑射。最终一共凑了二十几个人,大家兴高采烈,打点行囊,丝毫不觉得是个苦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