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剑来 第472章(3 / 3)

陈平安坐在长条凳上,喝了口小炼金丹药酒。

范峻茂站在一旁,问道:“如果换成是你陈平安,会不会拿出相伴无数年的这座云海,去换一个宝瓶洲的南岳神祇神位?”

陈平安诚实道:“不知道。”

心情极差的范峻茂怒道:“那你到底知道什么?!”

陈平安笑道:“知道我不知道。”

范峻茂丢了一把早就放在咫尺武库里头的长剑给陈平安,沉着脸一闪而逝。

这天清晨时分,陈平安一行人离开灰尘药铺,去了老龙城西边的仙家渡口,乘坐一艘渡船,动身去往位于宝瓶洲东南版图的青鸾国。

范二陪着他们到了渡口,埋怨着陈平安下次见面,一定别忘了瓷器和花酒。

郑大风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药铺,看一会儿墙头贴着的福字,写得确实比春字好不少。

在正屋大堂里边,绕着那张经常摆满朱敛饭菜的桌上,绕着走了一圈,最后坐在门槛上,望向天井对面的那条长凳。

那边屋檐下的长凳,那个年轻人坐的次数最多,裴钱偶尔会去坐几次。

久而久之,好像就成了他的一块小地盘。

郑大风吧唧吧唧抽着旱烟。

挠挠头,得嘞,这趟灰溜溜回去,少不得要给老头子骂得狗血淋头了。

渡船上,陈平安身后再次背了把长剑。

剑的名字,极有意思。

剑仙。

远游东南

这艘去往青鸾国的楼船,由以此作为营生的墨家机关师打造而成,在老龙城众多渡船当中并不出奇,每次承载百余人,更多还是运转分别来自宝瓶洲北方和桐叶洲南部的稀罕货物,只是到了这艘渡船商家手上的货物,是老龙城五大姓氏层层筛选之后的结果,成色自然一般,偶尔捡漏几样,额外赚几百颗雪花钱,就已经值得庆贺一番。

青鸾国在宝瓶洲东南部小有名气,以道观林立、寺庙繁多著称,各路道家神仙和大德高僧,经常在朝廷资助下,在此举办水陆道场和罗天大醮,加上青鸾国的青檀宣纸极负盛名,远销数洲,使得青鸾国历代皇帝跻身宝瓶洲东南版图最富有的君王之一,而且宝瓶洲佛家不兴,青鸾国内的寺庙数量冠绝一洲,梵音袅袅,一堵堵墙壁上题满了先贤、文豪、诗仙们的美文佳篇,又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去往青鸾国游历。

渡船顶层一间窗明几亮的厢房内,陈平安在翻阅一本关于青鸾国山水形胜的文人笔札,购自老龙城书肆,是专程要朱敛帮着搜罗而来。

陈平安看书,裴钱抄书。

世间难事,难在开头,久而久之,习惯成自然,就谈不上难易了。裴钱就是如此,读书抄书成了每天的习惯,哪怕陈平安不去督促,也会每天坚持。只是陈平安也知道,如果自己久不在她身边,抄书一事,裴钱板上钉钉就会荒废,顶多愧疚个两三天,然后就撒野疯玩去了。

陈平安将那壶元婴老蛟金丹的小炼药酒,分成了五份,给画卷四人都送了一份,这是纯粹武夫为数不多、可以凭借外物精进修为的幸运事。隋右边如今是第七境金身境修为,又有法剑痴心在手,杀力其实不算小了,尤其是那种捉对厮杀,地仙之下的练气士,一旦被她近身十丈,未必是她一合之敌。朱敛瓶颈松动,迹象清晰,紧随隋右边之后,第二个涉足武夫炼神三境,近在咫尺。

魏羡和卢白象暂时没有破境的可能性,只是在郑大风的喂拳以及老龙城外死战后,将六境巅峰的山头,再往上拔高了一些。

画卷四人,本就不是一般的武夫七境和六境。

往北行走宝瓶洲这趟,只要不遇上失心疯的上五境修士,哪怕是对峙某位剑修之外的元婴地仙,不敢说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,一战之力,肯定不缺,只要魏羡四人不惜死,说不定陈平安这方还能惨胜。

老龙城一役过后,陈平安最遗憾的是那张青色材质的镇剑符,钟魁以小雪锥写就,送给了郑大风,所困之剑,很凑巧,正是陈平安此刻身后背负的这把半仙兵“剑仙”,因为老龙城城主苻畦不是剑修,这把剑也非炼化本命物,所以登龙台上,郑大风以镇剑符拘押此剑,哪怕无法持续太久,苻畦便坦然认输了。

若是身怀一张镇剑符,便是遇上杀气腾腾的剑修元婴,陈平安非但不用太过畏惧,反而可以攻其不备,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

但是这些得失,还不至于让陈平安如此萦绕心扉,难以释怀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